《净心诫观法》界诠法师 宣讲(01)


《净心诫观法》- 01


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 戒为无上菩提本

 应当具足持净戒

 若能坚持于净戒

 是则如来所赞叹


  《净心诫观法》。这是道宣律祖为警策勉励他的弟子慈忍而写的的一篇文章。这篇文章相当于一封信,因为他们两个没有住在一起。那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呢,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?


      大家来这里都好乐学律,通过学律我们了解了出家人应该怎么样行持,怎么样处事,进而就能了解佛法的基本面貌。那么《净心诫观法》就是这么一个范本,告诉我们持律的胸怀应该怎样,学戒的胸怀应该怎样。


  我这次来五台山呢就是来看看大家学习情况怎么样,假如在这里能够很好地实践学律的作风,那是非常地难得。现在大江南北,佛教非常乱,有正知正见、制度健全的僧团现在是极少。如果我们再不做这件事呢,佛法很快就会走向庸俗化、世俗化。


      我们急需要去做这些事情,首先建立一个健全的僧团至关重要,僧团是佛法延续的命脉,佛已入灭,法待人弘。佛法完全靠出家人去弘化。只有僧团健全健康,佛法才有生存之地,这是至关重要的。如果我们出家人内部懈怠了,那世俗慢慢就会侵入。


      现在所有的名山大刹,已经变成观光旅游的风景区,出家人也被拉进这个圈中。出家人平时要应付游客,然后就无暇研究经典,也没有时间去用功修行办道。有的寺院没有管理能力,就请社会上的人来管理。开始是协助管理,慢慢就喧宾夺主了,连出家人也要听他的了。有些地方已经变成这样,社会上的人占领了寺院,他们甚至会找几个假和尚在那里顶着干,这么下去,佛法就非常地危急。


  所以必须健全僧团,自身强健外界就腐蚀不了我们。学律本来就是所有出家人应该做的事,不是说谁专门学律谁不专门学律,也不是说学律的应该持戒,不学律的就可以不持戒,戒律教育不是这样。戒定慧三学,戒是总纲,以戒为基础,没有戒无法修定、修慧,所以说戒是资粮、是方法。戒不是目的,它是一种方法,告诉我们怎么去做,通过什么样的途径,如何去修,最后达到定慧等持。所以戒是所有出家人都应该去学、去行持的,我们应该这样去认识。


  《净心诫观法》是教我们如何净心。诫观,就是告诉你如何去修观,去观察、调柔我们的内心。那持戒也是这样,持戒的目的是在调我们的身心,把身心调过来,然后更好地修行,不能老是卡在那个戒相上通不过。尤其初学的人一接触到戒律,就很害怕,怕的无法生存,这样也不好。


  持戒要和修定慧相结合,修定,戒才持得稳固,要不然就会摇摇晃晃;修慧,就不会迷信。有人说我这个犯戒了,我要堕地狱了。一天到晚害怕堕地狱,犯一个小小突吉罗都要堕地狱,堕多少万年,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不敢学了。不敢学难道就不犯过吗?照样会犯过。我们学戒,了解戒律以后,犯过时内心会产生惭愧,慢慢就能远离一些过错。


  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佛陀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了。从印度到中国,从两千多年前到两千多年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世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现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。我八一年到五台山在显通寺挂单,那里破烂不堪,整个五台山都破烂不堪。那时候出家人非常地纯朴,比现在要纯朴,很用功修行。不是说五台山现在不修行,但是跟过去相比感觉上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
        ——下回待续



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

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

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
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

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
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南无阿弥陀佛佛


阅读原文